便秘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是常见,不仅是成人,越来越多的孩子也会患有便秘。尤其是长身体的孩子,小儿便秘严重威胁孩子的成长健康,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?
- 饮食不足
婴儿进食太少时,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,致大便减少、变稠。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,可使大便干燥。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,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,甚至萎缩,收缩力减弱,形成恶性循环,加重便秘。 - 食物成分不当
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。
• 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,而碳水化物不足,肠道菌群继发改变,肠内容发酵过程少,大便易呈碱性,干燥。
• 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,肠道发酵菌增多,发酵作用增加,产酸多,大便易呈酸性,次数多而软。
• 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,则大便润利。
• 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,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,粪便增多,且易便秘。
• 碳水化物中米粉、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。
• 小儿偏食,许多小儿喜食肉类,少吃或不吃蔬菜,食物中纤维素太少,也易发生便秘。 - 肠道功能失常
• 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,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。
• 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,而学习时间不能随时排便,上课时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。
• 常用泻剂或灌肠,缺少体力活动,或患慢性病如:营养不良、佝偻病、高钙血症、皮肌炎、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,都因肠壁肌肉乏力、功能失常而便秘。
• 交感神经功能失常、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。
• 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,如抗胆碱能药物、抗酸剂、某些抗惊厥药、利尿剂以及铁剂等。 - 体格与生理的异常
如肛门裂、肛门狭窄、先天性巨结肠、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。应进行肛门指检、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。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,如有家族史,可能和遗传有关。 - 精神因素
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,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。
|
文章内容适合一般参考使用,需明白每人体质有所不同,任何疾患务必应亲自咨询合格的医师做专业诊断与治疗。
资料来源:http://shipin.people.com.cn/n/2015/1026/c85914-27739668.html
以上内容转载自网络,若有版权相关问题请电邮 [email protected] 与我们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