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流感?
流行性感冒(influenza),簡稱流感。是地球上分佈最廣、歷史最長的一種急性人畜共患傳染病。
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,季節性流感的流行每年都會造成300~500萬例的嚴重病例,並導致25~50萬人死亡。
流感的傳播途徑
其傳染途徑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,也可通過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處粘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。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、體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。
感染流行性感冒后的癥狀與一般性感冒的癥狀區別?
嬰幼兒流感的臨床癥狀往往不典型,可出現高熱驚厥。新生兒流感少見,但易合併肺炎,常有敗血症表現,如嗜睡、拒奶、呼吸暫停等。
中醫對流感的論述
中醫理論及診斷當中,並無「流感」一詞,依據癥狀,目前中醫主流觀點多認為診斷為「時行感冒」。關於此類病症的記載,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的《黃帝內經》,並散見於「外感熱病」、「瘟疫」、「傷寒」、「時行」等。
中醫對防治流感有什麼方法?
中醫一向講究「治未病」的概念,強調預防疾病的重要性。
一、內治法
內服中藥:
通過專業中醫師辨證論治后,依據個人體質體質開立中藥(如板藍根、銀翹、金銀花等),提高機體免疫力,以達到「治未病」、「預防流感」之效。
二、外治法
1、小兒推拿:
經臨床研究證實,小兒推拿可提高免疫功能,且可起著扶正祛邪之效。
2、中藥穴位敷貼
穴位敷貼是在繼承中醫學「天人相應」的理論基礎上,結合著中藥學理論,在特定的穴位貼敷特應的藥物,來治療及預防多種疾病的一種傳統治療手段。
三、居家養護
1、葯食同源膳食調護
中醫在飲食調節預防方法中,主要建議以清淡少食寒涼生冷油膩的食物為主,保證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。
2、生活作息調護
飲食有節:適時、適量、適溫以及少進寒涼、生冷及辛辣油膩之品。
起居有常:作息要有規律,保證充足的睡眠,早睡早起。
精神內守:保持心態平衡,避免對流感產生過度恐懼之心。
勞逸有度:勞逸結合,適當的勞動,充足的休息。
當然,還有個人衛生方面要注意勤洗手,尤其是接觸過公共物品后,要先洗手再觸摸自己的眼睛、鼻子和嘴巴;,打噴嚏和咳嗽的時候應用紙巾捂住口鼻,保持室內通風及及時增減衣物以適寒溫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。
流行性感冒(influenza),簡稱流感。是地球上分佈最廣、歷史最長的一種急性人畜共患傳染病。
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,季節性流感的流行每年都會造成300~500萬例的嚴重病例,並導致25~50萬人死亡。
流感的傳播途徑
其傳染途徑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,也可通過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處粘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。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、體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。
感染流行性感冒后的癥狀與一般性感冒的癥狀區別?
- 流感多有明顯季節性(北方一般是冬、春季;南方地區全年流行,高峰多發生在夏季和冬季);而一般感冒季節性不明顯。
- 急起高熱:流感多為突然起病,高熱寒戰,體溫可達39~40°C,且發熱持續時間可達3-5天;而感冒一般不發熱或輕、中度熱,無寒戰,發熱持續時間一般多為1-2天。
- 全身癥狀:流感全身癥狀較重,可見全身肌肉關節酸痛、頭痛及多見有明顯乏力等;而一般感冒全身癥狀往往不明顯。
- 輕度呼吸道癥狀:可有咽喉痛、鼻塞、流涕的癥狀,但相比於一般感冒來說,上述呼吸道癥狀比較輕。
- 病程:流感病程一般5-10天,而一般感冒1-3天。
嬰幼兒流感的臨床癥狀往往不典型,可出現高熱驚厥。新生兒流感少見,但易合併肺炎,常有敗血症表現,如嗜睡、拒奶、呼吸暫停等。
中醫對流感的論述
中醫理論及診斷當中,並無「流感」一詞,依據癥狀,目前中醫主流觀點多認為診斷為「時行感冒」。關於此類病症的記載,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的《黃帝內經》,並散見於「外感熱病」、「瘟疫」、「傷寒」、「時行」等。
中醫對防治流感有什麼方法?
中醫一向講究「治未病」的概念,強調預防疾病的重要性。
一、內治法
內服中藥:
通過專業中醫師辨證論治后,依據個人體質體質開立中藥(如板藍根、銀翹、金銀花等),提高機體免疫力,以達到「治未病」、「預防流感」之效。
二、外治法
1、小兒推拿:
經臨床研究證實,小兒推拿可提高免疫功能,且可起著扶正祛邪之效。
2、中藥穴位敷貼
穴位敷貼是在繼承中醫學「天人相應」的理論基礎上,結合著中藥學理論,在特定的穴位貼敷特應的藥物,來治療及預防多種疾病的一種傳統治療手段。
三、居家養護
1、葯食同源膳食調護
中醫在飲食調節預防方法中,主要建議以清淡少食寒涼生冷油膩的食物為主,保證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。
2、生活作息調護
飲食有節:適時、適量、適溫以及少進寒涼、生冷及辛辣油膩之品。
起居有常:作息要有規律,保證充足的睡眠,早睡早起。
精神內守:保持心態平衡,避免對流感產生過度恐懼之心。
勞逸有度:勞逸結合,適當的勞動,充足的休息。
當然,還有個人衛生方面要注意勤洗手,尤其是接觸過公共物品后,要先洗手再觸摸自己的眼睛、鼻子和嘴巴;,打噴嚏和咳嗽的時候應用紙巾捂住口鼻,保持室內通風及及時增減衣物以適寒溫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。
|
文章内容适合一般参考使用,需明白每人体质有所不同,任何疾患务必应亲自咨询合格的医师做专业诊断与治疗。
资料来源:https://www.xcnnews.com/baby/1700730.html
以上内容转载自网络,若有版权相关问题请电邮 [email protected] 与我们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