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方起源于战国时期,在战国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,如马膏,主要供外用;东汉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记载的大乌头膏、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。
唐代《千金方》中个别“煎”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,如苏子煎,王焘《外台秘要》有“煎方六首”。
宋朝膏逐渐代替煎,基本沿袭唐代风格,用途日趋广泛,如南宋《洪氏集验方》收载的琼玉膏,沿用至今;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,如《圣济总录》栝萎根膏,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。
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,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、制作规范,膏专指滋补类方剂,煎指水煎剂;数量大大增加,临床运用更加广泛。
数千年来,膏方的故事不断在发生,也正是在这些故事中,膏方被传承了下来。
何谓膏方
膏方,又叫膏剂,属中医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酒、露、汤、锭八种剂型之一。内服膏方又被称为滋补药,用于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伤骨、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。
中医理论里,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。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,根据人的不同体质、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,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。
有何功效
首先,防病治病。比如枇杷膏治痰热咳嗽,二冬膏及琼玉膏治阴虚内热、咳嗽咯血,益母草膏治妇女月经不调,十全大补膏治贫血等。近年来,心脑血管病增多,心脑血管病患者也开始用膏方。因此,过去膏方不常见的药物如山楂、虎杖、蒲黄、海藻、降香、黄连等,如今都能用在膏方中。膏方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,以达到防病目的。
其次,补虚扶弱。五脏亏损,体质虚弱或术后、产后以及大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症,无论是因虚致病或因病致虚,通过吃膏方均能不同程度促进康复。
再次,延年益寿。老年人气血虚衰,精力不足,吃膏方可增强体质、益寿抗衰。中年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,出现亚健康状态,脏腑功能下降,出现早生华发、头晕目眩、耳鸣眼花、腰膝酸软、神疲乏力、失眠健忘等症状,膏方也可给予改善。
最后,纠正亚健康:膏滋药因以补为主,可纠偏祛病,调节阴阳平衡,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。
谁适合吃
传统意义上膏方是体质虚弱、阴阳气血有不同程度亏损、需要滋补的人适合吃,但现在更提倡吃膏方进行平衡调养,事实上亚健康白领也可通过吃膏方来调节。
此外,体力不支、精力不够,难以胜任紧张而繁劳工作的中老年人;慢性疾病已稳定或病久而虚弱者,或为增强体质而巩固疗效的人;手术后、出血后、大病后、产后身体虚弱的人;还有患有各种疾病需要使用膏方治疗的病人,也可以适当膏方进补。
有何禁忌
服用膏方期间,如果误食禁忌食物,会使功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。如服用含有人参、黄芪等补气的膏方时,应忌食生萝卜,因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;而服膏方时一般不适合用茶水冲饮,因为茶叶能解药性而影响疗效。
服用膏药还要看患者体质,患者属阳虚有寒者,应忌食生冷饮食;如属阴虚火旺者,则应该忌辛辣刺激性食物;如果为哮喘患者,宜忌食虾蟹、腥味等。
服膏方时如出现感冒、发热、腹泻等,应暂时停服,待上述急性疾病治愈后,再恢复服用。
何时服用
滋补类膏宜从立冬日起大约50天的时间内服用,或服至立春前结束。
如果准备一冬服两料膏方,服用时间可以适当提前。一般而言,服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,逐渐增加,如每日先服一汤匙(约10~20g)即可,如果患者消化功能正常或病情需要,再改为早晚各服一汤匙。
如何保存
膏方应储存于瓷罐中,也可用搪瓷烧锅存放,但不宜用铝质容器;应存放在冰箱里,以防发霉。
开路方法
所谓开路方,是为某些服膏方者因出现不适症状,而先行开出的中草药处方,纠正体质偏差。尤其是江浙一带地区,居民体质普遍比较湿热,吃膏方前进行开路方调理,可以调理脾胃,消除肠胃湿热,以便冬天更好地消化、吸收膏方,达到进补的目的。
除第一次吃膏方者需使用开路方,以下几种人也需使用:一、脾胃虚弱的人,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;二、患有多种慢性病的人,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中风、糖尿病等,可以通过开路方来判断进补对象的体质;三、对药物敏感的人,可以通过吃开路方发现一些不适反应,便于开出合适的膏方。在服用膏方前半个月至一个月服用开路方,一般服用1至2周。
有何误区
唐代《千金方》中个别“煎”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,如苏子煎,王焘《外台秘要》有“煎方六首”。
宋朝膏逐渐代替煎,基本沿袭唐代风格,用途日趋广泛,如南宋《洪氏集验方》收载的琼玉膏,沿用至今;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,如《圣济总录》栝萎根膏,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。
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,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、制作规范,膏专指滋补类方剂,煎指水煎剂;数量大大增加,临床运用更加广泛。
数千年来,膏方的故事不断在发生,也正是在这些故事中,膏方被传承了下来。
何谓膏方
膏方,又叫膏剂,属中医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酒、露、汤、锭八种剂型之一。内服膏方又被称为滋补药,用于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伤骨、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。
中医理论里,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。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,根据人的不同体质、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,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。
有何功效
首先,防病治病。比如枇杷膏治痰热咳嗽,二冬膏及琼玉膏治阴虚内热、咳嗽咯血,益母草膏治妇女月经不调,十全大补膏治贫血等。近年来,心脑血管病增多,心脑血管病患者也开始用膏方。因此,过去膏方不常见的药物如山楂、虎杖、蒲黄、海藻、降香、黄连等,如今都能用在膏方中。膏方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,以达到防病目的。
其次,补虚扶弱。五脏亏损,体质虚弱或术后、产后以及大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症,无论是因虚致病或因病致虚,通过吃膏方均能不同程度促进康复。
再次,延年益寿。老年人气血虚衰,精力不足,吃膏方可增强体质、益寿抗衰。中年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,出现亚健康状态,脏腑功能下降,出现早生华发、头晕目眩、耳鸣眼花、腰膝酸软、神疲乏力、失眠健忘等症状,膏方也可给予改善。
最后,纠正亚健康:膏滋药因以补为主,可纠偏祛病,调节阴阳平衡,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。
谁适合吃
传统意义上膏方是体质虚弱、阴阳气血有不同程度亏损、需要滋补的人适合吃,但现在更提倡吃膏方进行平衡调养,事实上亚健康白领也可通过吃膏方来调节。
此外,体力不支、精力不够,难以胜任紧张而繁劳工作的中老年人;慢性疾病已稳定或病久而虚弱者,或为增强体质而巩固疗效的人;手术后、出血后、大病后、产后身体虚弱的人;还有患有各种疾病需要使用膏方治疗的病人,也可以适当膏方进补。
有何禁忌
服用膏方期间,如果误食禁忌食物,会使功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。如服用含有人参、黄芪等补气的膏方时,应忌食生萝卜,因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;而服膏方时一般不适合用茶水冲饮,因为茶叶能解药性而影响疗效。
服用膏药还要看患者体质,患者属阳虚有寒者,应忌食生冷饮食;如属阴虚火旺者,则应该忌辛辣刺激性食物;如果为哮喘患者,宜忌食虾蟹、腥味等。
服膏方时如出现感冒、发热、腹泻等,应暂时停服,待上述急性疾病治愈后,再恢复服用。
何时服用
滋补类膏宜从立冬日起大约50天的时间内服用,或服至立春前结束。
如果准备一冬服两料膏方,服用时间可以适当提前。一般而言,服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,逐渐增加,如每日先服一汤匙(约10~20g)即可,如果患者消化功能正常或病情需要,再改为早晚各服一汤匙。
如何保存
膏方应储存于瓷罐中,也可用搪瓷烧锅存放,但不宜用铝质容器;应存放在冰箱里,以防发霉。
开路方法
所谓开路方,是为某些服膏方者因出现不适症状,而先行开出的中草药处方,纠正体质偏差。尤其是江浙一带地区,居民体质普遍比较湿热,吃膏方前进行开路方调理,可以调理脾胃,消除肠胃湿热,以便冬天更好地消化、吸收膏方,达到进补的目的。
除第一次吃膏方者需使用开路方,以下几种人也需使用:一、脾胃虚弱的人,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;二、患有多种慢性病的人,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中风、糖尿病等,可以通过开路方来判断进补对象的体质;三、对药物敏感的人,可以通过吃开路方发现一些不适反应,便于开出合适的膏方。在服用膏方前半个月至一个月服用开路方,一般服用1至2周。
有何误区
- 盲目服膏方:很多人没有虚症而盲从服用,不仅不必要,反而浪费;
- 膏方治百病:膏方不能治百病,其主要作用是调理机体、增强体质;
- 服膏不规律:年轻人依从性差,容易忘记吃,吃时断续,影响膏效;
- 生活不规律:有些为改善亚健康而吃膏方的人,边吃膏边高强度工作,烟酒不断还常熬夜。不规律的生活,对膏方作用会有影响。
文章内容适合一般参考使用,需明白每人体质有所不同,任何疾患务必应亲自咨询合格的医师做专业诊断与治疗。
资料来源:http://jrsh.hangzhou.com.cn/content/2012-11/13/content_4472828.htm
以上内容转载自网络,若有版权相关问题请电邮[email protected]与我们联系!
资料来源:http://jrsh.hangzhou.com.cn/content/2012-11/13/content_4472828.htm
以上内容转载自网络,若有版权相关问题请电邮[email protected]与我们联系!